品牌創立於1764年,來自英國的Arnold & Son最早以製作精準的航海鐘、協助大英帝國在海權時代向外擴張而聞名;加上曾贈送一枚三問表給予英國國王喬治三世,與皇室建立深厚的關係。品牌至今累積了200 多年的製表底蘊,誕生了無數枚在歷史留名的表款。它的故事與腕表,都值得表迷們細細品味。
John Arnold 在 1778 年製作的N°36 計時懷表。
John Arnold 發明了許多專利,像是雙金屬擺輪(bimetallic balance)、螺旋遊絲(helical balance spring),以及衝擊式擒縱機構(detent escapement) 等,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1778年製作的N°36 計時懷表。它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檢測,是世界首款被冠上「Chronometer」(精密時計) 字樣的時計,在鐘表史上留下重要里程碑。
誕生的N°12 航海鐘。
John Arnold的兒子John Roger Arnold在1792年被父親送到寶璣先生的工坊學習,並在四年後加入父親的公司。透過父親的栽培,傳承了精湛的製表功夫,並且發明了跳時天文鐘、規範指針計時懷表,還申請U型擺輪、無匙上煉的專利,累積製表實力。
John Roger Arnold與製表大師Edward John Dent建立合作關係,製作更多精良的航海天文鐘。
John Roger Arnold辭世,品牌被英國製表師Charles Frodsham買下,沉潛了超過一個半世紀
Arnold & Son 於瑞士拉紹德芳(La Chaux-de-Fonds)回歸表壇
生產自製機芯,至今已研發超過23枚。
經COSC瑞士天文臺官方認證的運動時尚精密時計,致敬約翰·雅諾(John Arnold)的航海鐘、其革命性遠見以及他在計算海上經度方面扮演的關鍵角色。
Nebula的魅力在於對平衡性的講究以,每一枚齒輪的尺寸、位置和比例都經過精心計算,所有的組件都和諧地融為一體,並以表盤充當起支撐某些複雜齒輪的橋板。
品牌各款藝術作品,以瑰麗石材演繹神話風采,繁複表盤展現藝術功力,彰顯品牌精湛工藝,腕表展現出大師級審美。
DSTB 即“Dial-Side True Beat”,將跳秒機制完全展示在表盤上,外殼和機芯經過了徹底重新設計、改進和完善,印證了雅諾表在精密航海時計領域的歷史傳承。
設計簡潔而精緻,配備了一分鐘飛行陀飛輪,別出心裁的結構和優雅設計是它的靈魂。細長的三角形框架是由雙箭頭支撐,實際上是一個配重裝置,量慣性擺輪確保精準,也可用於小秒顯示。
腕表受到品牌創辦人及其英國同儕的創作所啟發,重新演繹了1830年代風靡一時的時鐘造型,透過將機芯組件自上而下的排列,而非採用環形設置,品牌跨越了計時的界限,實現了設計巧思。
璀璨星夜的冷冽清輝,表盤亮點是一輪皎潔透亮的珠貝之月。精細分明的一輪皓月,與其尺寸相得益彰的機芯配置,處處盡顯精緻與優雅。
繁星點點的夜空中,一輪巨大的月亮在月相轉換之間明暗交錯。這是至今在腕表中展現的最巨大的月亮,也是雅諾在頂級製錶工藝與裝飾技術上的完美結晶。
如同一部精心製作的地圖冊,代表著我們的星球。一個無限延伸的拱橋懸浮其上,控制著半球背景的旋轉。藍色漸變色之上,向John Arnold設計的航海天文鐘致敬,中心處是一顆功能性的紅寶石,支撐著世界時的軸心。
匯集了複雜功能、珍貴礦石、設計美學和實用功能等四大面向,兩道從表盤中央拔地而起的陀飛輪表橋,架構懸浮於表盤之上的陀飛輪,讓曼妙運轉的陀飛輪盡收眼底,表盤上下方則分別為實用的兩地時區,四平八穩的展現亞諾表強調的對稱美學。
為了對稱美學的呈現,精心安排每個零件的布局。位於十點和兩點鐘方向的雙發條盒設計對稱排列,就連位於七點鐘的小秒針和四點鐘方位的陀飛輪裝置,也都在製表師巧妙安排之下,將兩者截然不同製作方式的元素呈現如此對稱視覺。
Double Tourbillon系列
更多 >DSTB系列
更多 >DSTB系列
HK$ 449,500DSTB系列
HK$ 351,600Globetrotter系列
更多 >Longitude系列
更多 >Luna Magna系列
更多 >MÉTIERS D’ARTS 藝術大師系列
更多 >Nebula系列
更多 >Perpetual Moon系列
更多 >Perpetual Moon系列
HK$384,500Time Pyramid系列
更多 >Tourbillon Chrono系列
更多 >Ultrathin Tourbillon系列
更多 >